這第一顆蛋孵了整整一個半月...抱歉讓讀者們久等了!
RJ在此隆重推出雪梨暴走系列之第一蛋:喬治阿喬治之George Street
(好偷懶阿!第一集居然想用一條街矇混過關...這首播收視應該會很慘)
但觀眾朋友們先別急著轉台,這George Street上好玩的可多著呢
且看RJ慢慢帶您走來...
這話從喬治阿喬治二字說起
RJ怎麼好像回到以前酒商客戶的TGL格蘭利威廣告...中毒太深了
PS:那支廣告要沒看到也難,RJ一天要被轟炸20次以上 ,沒辦法,媒體plan寫得太好了(驕傲狀)
播來大家複習一下,你一定有看過
不是RJ愛東西亂扯,雪梨的George Street是在1810年,由當時新南威爾斯州的州長Lachlan Macquarie
以廣告片中英王喬治四世的父親 英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而命名!
不僅如此,根據記載,英國艦隊早期登陸澳洲開墾時所開墾的第一條道路便是它
所以George Street絕對可以說是歷史最悠久的「澳洲第一街」
這澳洲最古老的喬治大街,北起岩石區(The Rocks)旁的港灣橋底,南至中央車站(Central)附近的Ultimo
整條街全長約3.3公里,根據iPhone導航計算,步行走完全程約需45分鐘
途經中國城、市政廳(TownHall)、維多利亞大廈(QVB)、郵政總局(GPO)、當代藝術館(MCA)及港灣大橋
除了這些歷史建築,當然還有娛樂購物絕不能少的WorldSquare、Event影城、Myer和蘋果旗艦店
更不用說沿街高聳林立的各式商業和住宅大樓,讓這條街有著很不一樣的澳洲天際線
一南一北連接著的陸上樞紐(中央車站Central)與水上樞紐(環形碼頭CirsularQuay)
讓它不僅僅是歷史最悠久的道路,也是雪梨市最重要的交通中樞主幹!
零、Ultimo 起點
今天早上九點,RJ自己一個人來到了位於Ultimo的喬治大街南端點(喬治街826號),準備一路向北往回走
最近雪梨的日夜溫差很大,早上出門才十度,雖然太陽很大萬里無雲,但冷意卻絲毫不減
這開始暴走之前,剛好路口就是麥當勞,RJ堅持只要經過麥當勞一定要買一個Soft Serve的慣例
在冷暖交雜的冬陽裡,先大口嗑他個蛋捲冰淇淋再出發(在澳洲麥當勞叫Soft Serve 每個$50c)
一、Central Station 中央車站
我邊吃著冰涼的"軟服務",一邊沿著中央車站的圍牆外緣前進
這裡的行道樹冬天葉子都是掉光了的,在陽光穿透下更顯得冬意滿滿
走到盡頭,便是中央車站旁的YHA青年旅館,也是RJ剛到雪梨住的地方,環境不錯,地理位置也很方便
緊接著便是今天第一位主角:Central中央車站
這中央車站給人的感覺很古典,也很有大城市中央車站該有的Feel...舊舊的、老老的
外牆滿是堆疊的厚重石磚,沉甸甸地紀錄著1906年啟用以來每個熙來攘往的旅客
去年11月,初次來到雪梨的第一印象便是這車站外的挑高的迴廊圓拱
廊內不時會有賣藝的音樂家,或拉小提琴、或彈古典吉他、或吹奏銀色長笛
乍到車站亟於啟程的旅人遊客們,背著行囊的沈重步伐卻隨著節奏而顯得舉足輕盈
車站大廳是簡單挑高的鋼架拱頂,不賣歐式氣派也不賣古典豪華,更沒有現代有機的刻意造作
有的是一種隨著歷史匯集而前進的簡單和獨特,而它是:全澳最大的火車站
RJ當然一定要來合照一張(但Hank還沒合焦就給我按快門,害我這張大廳合照殘念...)
中央車站一共有27個月台(地面23個,地下4個),開放式的月台停靠的各式長途列車
悄悄走近準備出發的列車仔細一看...怎麼都長得跟市鐵的車一樣
比起SJ介紹的那些日本造型變化多端的現代化列車,這雪梨Countrylink車廂還跟樸實中央車站真搭@@
二、China Town 中國城
逛完了中央車站,我們繼續前進來到鼎鼎大名的雪梨中國城
說到中國城,中華牌樓是一定要有的(哇!四海一家ㄟ,猜猜背面寫什麼?)
(嘿嘿,答案讓RJ賣個關子,耐心看完本集就揭曉答案)
其實中國城的範圍不大,用老外街區的概念大概只有4,5個Block,一下子就走完了
不過在西方國家能有一塊華人專屬的區域,可以吃到道地的各式中華美食,實已難能可貴
滿街的中文店招,熟悉的方塊文字,過一條街物換星移,剎時不知已身在講英文的南方大陸
四海一家,莫甚於此!更厲害的,雪梨中國城也有鮮芋仙!(英文名稱叫Meet Fresh)
原汁原味,吃起來和台灣的一模一樣喔,但一碗$5.5,價格可足足是台灣的三倍喔
雪梨還有國民黨中央黨部,標示1921年,在中國城附近是非常高調的一棟顯眼建築,很妙吧
穿梭在中國城附近的是輕軌電車,每回經過總是會發出噹!噹!噹!的鐘響聲,配上周邊的西式建築
好像進到魔女宅即便動畫中的小鎮一樣
(圖中的黑衣胖胖和抽煙女一直不閃開,害我拍不到完整車頭)
三、World Square 世界廣場
逛完中國城回到喬治大街繼續往北,緊鄰著右手邊不遠處便是著名的商場"World Square"
這裡不但有台、日、泰、韓、越、印、義等各式精緻美食店面,還有台灣的鼎泰豐
流行服飾店也是一家接一家,Gstar、HugoBoss、SuperDry、Saxony、Hype、Glue應有盡有
地下樓層更有澳洲連鎖超市cloes、華人超市美而廉、JB-HiFi,生活機能可說是相當充足
而與商場共構樓高近五十層的World Tower更是雪梨市區著名的高級豪宅大樓
來到World Square絕對不能不提對街的Three Wise Monkeys Pub
這間PUB以門口的三支聰明猴雕像聞名(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
厲害的是這三隻猴子的造型變化非常多,平常沒穿衣服是這樣
有時會變換造形成這樣
這裡面XXXX啤酒一杯才3塊多,便宜到爆 (XXXX是澳洲啤酒品牌)
RJ在雪梨的家就在三隻猴子PUB的下一個block,常常去光顧喝個二杯是一定要的啦!
沿著三隻猴子的同一邊繼續北走約100公尺,就是Event影城了
但RJ覺得這影城一點都不"給力",有次週三很早下班,晚上想去看個電影
沒想到最後一場是在晚間八點就結束,然後影城就打烊放學回家去了...
平時在台灣每天有午夜場可以看的RJ覺得非常訝異,澳洲人怎麼這麼不愛賺錢
四、Town Hall & St Andrew's Cathedral 市政廳與聖安卓大教堂
這是雪梨市中心的精神所在,市政廣場也是市民休息和週末舉辦活動的地方
和周遭現代化的高樓相比,緊緊相偎的二座古建築不但沒被吞沒,反顯得更為凸出
從側面的角度看,其實整個市政廳的量體還不小,裡面包含了一個可以容納800人的表演廳
Lady GAGA前陣子來雪梨宣傳新專輯時,發表會便是在這裡舉行,還將TownHall改成Monster Hall
再由南側的角度看,其實市政廳的建築算是繁複的路線,拱窗和希臘式柱頭是不可少的
RJ忽然發現,比起講求俐落、極簡、功能有機的現代化建築設計
這種古典雕飾在觀賞上,著實是多了很多值得細細品嚐的空間和趣味
在去年聖誕節時,透過光雕投影,市政廳變成了活潑變化的季節畫布 (剛好也有拍到喬治街路牌耶)
聖安卓教堂靜靜地在扶疏枝葉的掩襯間,別有另一般味道
夜晚在旁邊的Mark家借拍一張夜景 (豪宅就是豪宅,連View都這麼厲害)
五、Queen Victoria Building (QVB)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
緊鄰著市政廳,同樣位於喬治大街西側的便是維多利亞女王大廈QVB了
QVB於1898年完工,早期曾用作為音樂廳及市議會等功能,目前內部已改建為購物商場、餐廳及公共空間
她是雪梨市中心最典雅又神奇的地標建築物,
金黃色的古典外觀加上祖母綠色的大小圓頂,為這棟建築在命名之外更增添了幾分王室氣息
維多莉亞女王雕像佇立在大廈正前方,
繁複而細緻的的雕飾呈現在拱窗的邊緣上,枝葉與重複的造型被大量地排列運用
不論是裝飾性的或結構性的,由大而小、由內而外,都不難發現圓拱的影子
我只能說,QVB是棟將圓拱淋漓盡致發揮的典型建築(數數看這張照片裡有幾個圓拱...)
側向一看,長方形的格局設計,由南到北橫跨了一整個街區,讓長廊在夜裡別有一番浪漫氣息
進到QVB內部,首先最引人注目地就是馬賽克(Mosaic)拼貼的地磚吧
這設計師除了外牆要極盡巧飾之外,連腳踩的地面也要用幾何圖形來呼應
(花紋之一,位於地下樓層,緞帶型的貼法)
(花紋之二,位於平面樓層,好像向日葵)
(花紋之三,電梯前方,棋盤格)
和五顏六色地貼最能相呼應的,應該就是這個彩繪玻璃拱窗了吧
這一天天氣不錯,陽光透過花窗灑在地面,都分不清楚究竟誰是誰的顏色了
連內部的電梯也是相當古老的樣式
說回QVB設計師對拱型應用,建築內部也隨處可見相當多的拱狀樑柱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從地下樓層向上看的這個角度,是許多雪梨月曆照愛用的圖片之一
最後要介紹的是二座鎮樓之寶:Royal Clock與Great Australian Clock
這二大機械時鐘一南一北懸吊在大樓的空庭裡,造型獨特又具有充滿歷史
位於南側的Royal Clock,每整點小時表演一次,由小號志願軍(Trumpet Voluntary)的樂曲揭開序幕
這城堡造型的氣派吊鐘,會呈現六個關於王室的起源的故事,大鐘二側的表演窗會輪流呈現六個場景
小號聲迴盪在OVQ的空庭裡,真的有一種女王駕臨的感覺阿!
位於北側的是另一座Great Alutralian Clock
整做鐘體高度達十公尺,重達四噸,比起皇家之鐘,這大澳民鐘在裝飾的設計上更為活撥
除了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金頂之外,底下環繞的是數個關於澳洲開發歷史的場景
從三樓近距離觀賞,這大吊鐘其實相當細緻,設計細節都相當清晰
這場景一個個都由精緻的人偶組成,表情活潑栩栩如生
最後,跟大鐘來張合影是一定要的阿
六、Westfield與Myer百貨
逛完了華麗的QVB緊接著仍是shopping行程,對街就是澳洲大名鼎鼎的Myer百貨
其實Myer是隸屬於Westfield Group裡的一個百貨品牌
廣起來感覺像是忠孝Sogo,也常會有不錯的減價折扣,RJ在這間Myer也貢獻了不少摳摳
緊鄰著Myer後門的便是Westfield百貨,裡面採獨立店家的經營方式
不論是最高檔的精品Prada、Gucci或是年輕人喜愛的AX、GAP、DKNY、ZARA這裡也都有
樓上的美食街是我看過雪梨市區裝潢最高檔的,還也免費的Wifi可以用喔
其實這附近還有很多著名的百貨商場,要來雪梨逛街血拼,來喬治隔壁的Pitt Street準沒錯!
如果想來點不一樣的書香,Myer隔壁就是澳洲誠品之稱的DYMOCKS書店
七、Apple Store 蘋果旗艦店
這門面很懾人吧!
回到George Street繼續往北走,很難不發現這一大顆很跩的蘋果
全透明的玻璃帷幕,將三層樓的蘋果專賣店完全地向街上行人展現
內部檢約的設計很有蘋果的tone,強化玻璃的台階令人目眩神迷
桌上滿是各式陳列的蘋果玩意兒...iPad、iPhone、iPdo、iMac,大人小孩們都愛不釋手阿
讓Hank為我們展示最新一代iPad2白色機款(螢幕正播放天外奇蹟)
三樓的Genius Bar是客服維修中心 (維修?沒這回事,蘋果的SOP都是直接換台全新的給你@@)
從三樓近看這顆大蘋果招牌,其實做工還蠻細緻的,邊緣還有整齊排列的細細散熱孔
這專賣店就連夜晚關門之後也一樣地繼續高調發光
八、General Post Office(GPO) 郵政總局
其實應該說是"前"總局了,因為這棟建築已經在1996年賣給私人擁有
目前內部已經改建成住宅、商店、酒吧...等等,僅保留一小區塊還有實體郵局
不過這GPO正前方的Martin Place馬丁廣場路,也是許多大小活動常舉辦的地方
去年聖誕節這裡也立了好大一棵聖誕樹
九、MCA & The Rocks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岩石區
喬治大街走到這裡已經是岩石區的範圍了,在這裡做著名景點之一的便是MCA了
可惜MCA從RJ到雪梨以來一直在整建加蓋新館中,所以很多部分也一直沒有對外開放
不過就在MCA對面的岩石區,可是來雪梨的觀光客必到的景點之一,這裡到處充滿古色古香的小房子
但真正岩石區好玩好吃好看的,待RJ於第二集再做介紹,這時暫且跳過,讓我們回到喬治街上
十、終點 Bridge Climbing 港灣大橋攀爬點
走著走著,看到了港灣大橋,這喬治大街之旅也進入了尾聲
由於這裡是英國艦隊最早登陸開發的區域,所以留存著許多造船廠、工廠、碼頭倉庫的建築樣式
雖然都現在已改建為住宅或商場等其他用途,但過去的痕跡仍然深深地刻印在每塊紅磚上
在George Street的盡頭,與The Rocks的門牌一張呼應的合照
這個路口是喬治大街最北端的起點
再往前走些,便來到了港灣大橋的攀登點,從這可以直上大橋車道的邊緣,不必花錢也能上去走走
遠遠看去,RJ努力把鏡頭Zoom到最遠,隱約可以看到參加大橋攀登的遊客們
弄麼高看下來,會是什麼光景呢?登高容易腿軟的RJ,有機會上去看看嗎?
嗯...再說吧
(原始圖是這樣↓ 說有多高就有多高,RJ是絕不可能上去的)
(以下借用盛竹如語氣)
與RJ漫步的時光總是很快就結束了
而不知道觀眾朋友們是不是喜歡今天第一集的節目內容呢?
今天的節目到這裡告一段落,下次同一時間,請各位觀眾朋友請繼續準時收看
「RJ雪梨暴走之第二蛋:USYD雪梨大學與百老匯的學術交織」
※文末進片尾感謝卡前,謎底揭曉
中華牌樓的背面寫的是:澳中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