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抵達澳洲的第一天開始,RJ的打工度假就進入364天的倒數
很現在過一半多了,更不敢去數我一輩子只有一次的WH簽證到底還剩幾天
但很確定的是:我不會再移動了!
儘管9月會有前往墨爾本的轉機計劃,但僅會是過境觀光幾天,也不會久留
而目前的我,正默默地在持續進行一件更重要的事:「雪梨暴走」!!
讀者們還記得RJ在打工度假半年報中,期勉自己下半年的那句廣告詞兒嗎?
(RJ, Where the bloody hell are you?)
RJ想了又想,回台灣以後如果要再來澳洲的機會應該很少了(因為消費真的太高)
而RJ現在住的雪梨市區、看得到的一切,都是從台灣起碼要花個3、4萬才能待個幾天沾點邊的
更何況我有一整年可以「住」在澳洲「生活」在澳洲,而不必跟團趕行程走馬看花
雖然日子過的自在悠哉,不過也是時刻千金,不能浪費阿~
既然無法像別的打工度假客買車到處工作環遊澳洲,上山下海插旗子
那乾脆改個方式,以最原始又不太花錢的方式「環遊雪梨」、一個多采多姿什麼都有的大城市
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用最簡單的感受,盡其所能地在腦中記錄我在雪梨走過的每個角落
這便是「RJ雪梨暴走計劃」的初衷
(暴走雪梨-市區系列,圖中藍色星即為目前RJ在雪梨的家。圖片取自Google)
前幾天下班走路回家的路上,Hank忽然說:我知道一個秘密基地,有很棒的夜景還有椅子坐
RJ馬上有很默契地回他:我知道你在說哪裡,而且每天經過我也注意那個地方很久了
的確阿,如果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的一個海岬,你也知道走過去應該會有不錯的港區景觀
而卻從未因此停下腳步,多花個五分鐘,給這個海岬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我們是不是永遠和這個美麗的港灣夜景擦身錯過,而且是錯過很多次很多次?
雪梨是個現代的國際大都會,又因為是英國殖民艦隊最早登陸的地點
使得她充滿歷史建築和傳奇故事,能看能走的地方其實還真不少
再加上本身是個海港,又讓雪梨的人文環境薈萃了各式的異國風格
更不用提雪梨向外延伸的衛星城市,南有Woolongong、北有Central Coast、西有Blue Mountain
各種引人入勝的天然景觀,像光環一樣圍繞著這澳洲第一大城
RJ來到雪梨已經半年多了,但很奇妙的是,我對雪梨市的新鮮感卻從來不曾消失
就如同當初從機場搭車到雪梨中央車站一樣,一切都仍然是非常地新奇
歌劇院、達令港、漁市場、植物園、岩石區、ANZ體育場、Bondi海灘、Manly、購物中心
還有一堆叫不出名字大大小小的公園、小商店、碼頭、夜店、酒吧、教堂、購物中心、賭場...
每走到一個新的區域,總給RJ截然不同的感覺,即便僅僅是只差一條街和一個轉角而已
這便是雪梨糅合各式文化而又彼此相互平衡的最大特色!
Circular Quay、Opera House和The Rocks是世界各國觀光客的集散中心...
George Street貫穿CBD,商店和辦公大樓交雜林立,週末夜晚總是人聲鼎沸...
Hyde Park和皇家植物園是綠意盎然的城市之肺,同時又充滿書香和宗教藝文氣息...
Potts Point是優雅寧靜的高級住宅區,也是漫步體驗澳式生活風格的不二選擇...
Kings Cross的燈紅酒綠和熱情攬客的金絲貓辣妹,讓人宛如置身曼谷Silom...
Darling Harbour環繞著各式高級餐廳,配上周遭高樓林立的夜景,悠閒又浪漫...
如果要RJ繼續寫下去,我真的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可以寫
也許我再怎麼寫,未曾到過雪梨的人都很難體會
回頭想想
生活在台北近三十年,我是否曾經為了哪裡而停下機車駐足觀賞?
我是不是錯過台北太多太多了?
經過這趟打工度假,讓RJ更相信
只要願意發掘,願意用原始的方式去感受,其實不必花錢也能處處是風景
有伴一起走也好、一人與相機獨行也沒關係
我現在仔細收納在腦海記憶裡的每一個畫面、每一段聲音、每一種體會
都會是每一晚夜深人靜時,一部獨自觀賞的最佳紀錄電影~
※RJ雪梨暴走路線及精彩內容,將擇期陸續刊出,敬請期待!
(自拍於皇家植物園的Marquarie's Point,這兒便是觀賞雪梨跨年煙火的最佳地點)
(圖為皇家植物園海灣堤岸邊,排隊吹海風的海鳥們)